2008年8月22日星期五

《流欣歲月》20

刊期:20008-08-16

~捍衛什麼?~


雪州大臣丹斯里卡立建議瑪拉工藝大學開放10%學額給非土著學生,馬上引起軒然大波,巫統和馬來學生紛紛起哄,要卡立道歉,還辦示威遊行活動,為的是在捍衛馬來學生的權益、還有土著利益的“崇高”理想。

我不曉得其他地區瑪拉工藝學院學生示威活動情況如何,但日前採訪了林魯回教瑪拉工藝大學的示威活動后,給我的感覺是,這群學生只是“無知”地一大堆人走在校園內,然后隨便亂喊亂叫,根本就不瞭解所謂這次示威的意義。

部份參與的學生,還擔心自己沒有機會上報上電視,記者背向著他拍照,他就把記者“請”到對面去,希望把他的臉也拍上去。

好像來到這集會是為上報上電視,然后爸爸媽媽看到他的話會覺得光宗耀祖。

依照正常,而且是世界公認的規律,大專院校或大學的錄取標準,本來就應採用績效制度,誰的成績好,誰就應該獲得錄取去修唸相關科系,這樣才能夠造就真正相關領域的人才,才會真正栽培出國家棟樑,未來的主人翁。

許多大學生為何畢業后就進入失業狀態,暫且不談薪水因素,老板不聘用,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大學生的素質有問題。

單以膚色作為錄取學額固打制,填滿了第一批精英學生,還有許多空缺,于是,二線或三線學生就是這樣“幸運”的進來了。

但是,這些二三線學生的能力,是否能夠應付和吸收有關科系的知識,還一個未知數。

我當然相信勤能補拙,如果這二、三線學生很用功的話,還是有出頭的一天,可是,當中的比例有多少?

所以,很多持著大學文憑出來的學生,對相關領域學識的掌握並不好,也許只是靠上課出席率來取得足夠學分畢業,然后自以為自己是最好的。

可是,當他遇上比自己強的人時,他開始慌了,再來是埋怨了,埋怨為何對方可以和他有同等機會修學,才會使自己被比下去。然后這人就開始吵著要捍衛本身的權益了,卻沒有以實際的行動,只是仗著膚色區別要把別人給逼走。

如此狹隘的思想,就如井底之蛙。

世界走到哪個方向了?看膚色的人不會懂,因為他把自己封閉起來,只活在自己的膚色里邊。

一個民族會沒落或滅亡,不單只是有外人的“侵害” 如果自身能敞開胸懷,不要再一味靠拐杖,憑自已的努力提升競爭力,和外人拼到底,即使對方的能力很強,這場戰也還不一定會輸。所以,捍衛膚色權益,不如從捍衛自己的水準和競爭力來得更有效益,最重要的是,有了競爭力,保住族群的偉大理想,絕對不會破滅。

没有评论: